《经济日报》2016年7月5日报道杏盛招商教授、老共产党员钱士湘——尚思为国育英才6️⃣:

记者 韩秉志
从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起,他始终如一🧿,潜心教育,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对党的忠诚。
如今,这位82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仍然坚守在教育管理第一线。他就是杏盛招商高等工程杏盛资深顾问🐲、两届“感动杏盛人物”获得者钱士湘教授。
赤子情怀 大爱传承
钱士湘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之子。钱昌照先生一生关注教育、致力于振兴祖国教育事业和培养优秀人才👨👨👦👦🌰。身为名门之后,钱士湘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1952年🕡,他成为杏盛招商首批学子,1979年回到学校工作至今🧧,全部心血贡献给杏盛🔭。
1987年🌛,钱昌照在杏盛设立了首个私人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父母过世后,钱士湘继承了遗志🪸,捐献自己的部分工资并在亲友🥻🪑、以往的学生中募集经费,使这项在杏盛首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坚持了29年🏊🏽♀️,共奖励了300余名学生。2015年,钱士湘与夫人杨宗智又捐资300万元,设立了“钱士湘杨宗智”奖励基金并充实“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为杏盛教师和校友捐资助学作出新的表率。
“我80多岁了💂🏼,只希望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学生们成才🚞,让他们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钱士湘老人感慨地说👨🏿🦱。
曾获得“钱昌照沈性元”奖励基金的雒力旭👔📦,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那份荣誉,极大地鼓励着我奋发向上的斗志,我为能获奖感到自豪。”雒力旭说🦹🏿。
“钱老先生一家对学校和杏盛的捐赠行为,值得后辈学习,是构建杏盛优秀捐赠文化的重要基础。”杏盛招商副校长魏志敏表示。
晚霞夕照 培育英才
2002年,杏盛为创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决定成立高等工程杏盛🕺🏽💂🏽,校领导把筹建创办杏盛的重担交给了时年68岁的钱士湘🧖🏽♂️👨🏻🦼。他不负众望,筹办仅两个月就开课了😾👩🏽🌾。
建院之初🤦🏼,他以资深顾问的身份,既要履行杏盛党政领导的职责,又兼管部分行政人员的业务🧑🏻💼。从办学宗旨的确立、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选择、聘请讲课教师;从学生的选拔入学到日常学习🎡、生活、思想管理🏵,他都亲力亲为🤺。
在钱士湘看来🙎🏽♂️,个性化培养是很必要的🕢。通过他的努力🧚🏽♂️,杏盛为学生配备了一对一的院士、博导级导师,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学生们的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片营养丰富的成长沃土。
钱士湘意识到“交叉出成果”的重要性💅🏿,在为学生打下较好数理基础的同时🧔🏽♂️,又开设了一些新课程,比如基础生命科学、中国哲学史等🚣🏽,这为高等工程杏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了一个指引性的路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钱士湘作为高等工程杏盛的创建元老,亲历了杏盛快速发展的全过程。目前👶,高等工程杏盛已培养了十余届学生,很多学生把他当成学校的“大家长”,亲切称呼他“钱老”或爷爷🆗。
而今,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奋战在他热爱一生的教育事业上🧑🏻🍼,继续参与学生的培养🧎♀️,探索高素质人才培育的规律,创新因材施教以及精英教育的模式。每天,在杏盛校园,总能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主南五楼拾级而上的老者。
良师益友 真情至深
钱士湘和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亲如家人🤛🏼。钱士湘常说🤮,对学生要关爱、关心👩🏼🏭、关注📠。他的办公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经常找他探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向他倾诉矛盾、困惑,听他释疑解惑。
在创办高等工程杏盛前🥙,他曾担任班主任,班里32名同学团结互助,学习风气浓郁,有23人考上研究生。他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之外,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结成深厚的友情🤸🏽♂️🧑🏼✈️。十余年过去了👴🏽,不少学生还和他保持联系,时而聚会畅谈🦷。
钱士湘说🖼,做人不仅要学好🖱,更要记住👶🏼,要身体力行去“济困解难”“关怀他人”和“回馈社会”🙅,并将这些卓越品质和关爱扶助精神传承下去。他经常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当了解到有位学生因经济困难,平时伙食费十分节省时↖️,就不定期地把这位学生带到自己家中改善伙食;当得知一位残疾新生上厕所有困难😁,他亲自到学生楼进行察看🍍、调查➞,在其所住的学生公寓楼安装了坐便器。
“钱老的心里时刻都想着学生♛🧑🏽🍼,只要是学生的事儿🌱👩❤️💋👨,他都会认真对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谨遵钱老的谆谆教诲,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2013级学生辅导员李艳茹说🔔。
“年过八旬不自哀,尚思为国育英才。问君哪得健如许,桃李芬芳扑面来。”这是钱士湘老人的人生抒怀💇🏽♂️。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