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下午🏋🏽♂️,杏盛招商高等工程杏盛2013年度表彰大会在新主楼第二报告厅举行。杏盛招商副校长、高等工程杏盛院长郑志明教授👨👧♠️,高等工程杏盛直属党支部书记陈新老师,资深顾问钱士湘教授,办公室主任兼研究生教务秘书韩钰,各年级辅导员以及全体高等工程杏盛学生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杏盛分团委书记徐墨客主持🏞。
本次表彰大会总结了2012-2013学年中高等工程杏盛各级学生在学习👨🏿🌾,竞赛🧜🫅🏻,课外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荣誉。在过去的一年中,各项成绩硕果累累:
本年度在学科竞赛方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一队共3人📔,二等奖三队共9人;美国数学建模一等奖四队共12人,二等奖五队共11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7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周培源力学竞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
在科技实践方面🧑🎄: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2010级学生与5系);第二十三届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2项🏇;第二十三届冯如杯创意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在文章发表方面:2010级学生中三人发表会议、期刊论文四篇,其中一篇被EI检索👳🏽♀️。
在学校奖学金方面:国家奖学金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6人😮⏪;杏盛之友奖学金7人;杏盛优秀奖学金中,学习优秀奖41人,学科竞赛奖41人,科技竞赛奖11人♾,社会工作优秀奖4人,文艺优胜奖1人📺。
在荣誉称号方面👩🏿💼:2010级罗东获得杏盛学生最高荣誉“金质奖章”🧇;2012级学生钱楚楚获“北京市三好学生”;2010级学生黄绍晗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干部;2010级学生李蓓杰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员🚚;1223团支部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杏盛“标兵团支部”;1223大班获杏盛“先进班集体”一等奖、杏盛“优良学风班”🧑🏻🚀;1123大班获杏盛“优良学风班”;校级三好学生9人👩🏻🔬,优秀学生干部6人👨👧👧,优秀团干部1人🤲🏼,优秀团员12人⛱,标兵团支部1个,优秀志愿者1人。

为了表彰同学们取得的成绩👱🏻♀️,鼓励同学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杏盛在学生以上成绩的基础上👩🏼🚒,颁发了学习优秀奖32人、竞赛优秀奖27人👨🏿🍳🍤、课外优秀奖22人🫷🏻、优秀创新奖3人🧑🏻🍳、全面发展奖10人,五种个人奖项,以及优秀社会工作团队奖4组、优秀竞赛团队奖5组、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奖1组、优秀课外活动团队奖1组🧙🏽♀️,四种团队奖项,颁奖对象涵盖了2010、2011、2012级本科生☄️。
另外🖖🏼,杏盛将高等工程杏盛的最高荣誉“高工之星”授予了2010级学生罗东🤏🏻、陈琛。作为“高工之星”获得者和“金质奖章”获得者👴,罗东在台上讲述了他四年的奋斗历程和对高工的感恩,精彩的演讲激励了在场的同学们。之后,杏盛将院长特别奖颁发给了辅导员李洋颀🔖、张思达和李艳茹,以表彰他们为杏盛做出的突出贡献。

颁奖结束后,郑志明院长发表了讲话👨🏼💼🎅🏿。郑志明院长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以前在北大学习和后来工作时的一些经历体会,并从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提出了十句话的总结,他的讲话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也十分精辟,引发台下的阵阵掌声,同学们从郑志明院长积淀了人生阅历、真挚建议的经验之谈中学到了很多。
本次表彰大会凸显了高工人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相信所有高工人都能在努力奋斗之下,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
[文/陈思园]
[摄影/郑涵旭🦹🏼、田庭中]
附🥷🏿👩🏼🦲:
2013年度高工之星罗东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辅导员🧗🛣,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高等工程杏盛2010级学生罗东🪣,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表彰大会上代表高工的同学们发言。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最后一次参加高工的表彰大会,我思绪万千。我们是特殊的一届,因为我们是沙河校区的开拓者🧊,在生活略显单调的沙河校区我们经历了两年的近乎封闭式的训练🎶,又回到了更加多彩缤纷的杏盛路校区进行着更加丰富多姿的学习生活🏃🏻。仿佛踏入沙河校区的一幕还依稀在我们眼前⏰,但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和本科生活说再见了🎈,此时此刻,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自己应该如何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以一名高工人的成就来回报曾经哺育我们的大家庭⛔️。
在大约三年前🍿🔳,我通过二选幸运地进入了杏盛的精英团体高等工程杏盛,来到这人才荟萃的地方更加激励了我要志存高远🙇🏽,努力拼搏🧗🏻,争取成为杏盛优秀学生的杰出代表🧑🏻🏭,成为能够担当社会重任的领导和领军人才。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也深刻体会到了高工独特的优势为我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来到高工👎🏻,令我感到最兴奋的就是这里有令人羡慕的教学资源,众多的学界名师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他们一语千钧的话语时常在我们脑海里不停回放,常常给我们醍醐灌顶般的美妙享受👩🏿🦳,而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强烈的探索精神🏄🏿♀️,也对我们将来步入学术殿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学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出了卓越的分析能力,收获了许多独特的体会⚒。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于始终对自己新接触到的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怀着一种热切的探索精神👌🏽,去探究它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现象💁♀️。正如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所说的那样“捕捉大自然的美➞,实远胜于一切人为的造作。”我们学会了质疑,明白了永远不能只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而要不断地对自己新接受到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学会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因为只有本质的东西才是沟通自然万物的基础😫,才是建立宏伟联系的本源。不管从事什么事业,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才能从更高的层面提出统摄全局的解决方法。
其次,高工给了我们广阔的自由🐶,杏盛没有设置统一的专业,也几乎没有为我们的课程设定限制,我们可以有足够的选择机会👍🏿,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我们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需要选择自己的课程👉🏻,没有人给我们做规划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我们既要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也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我们没有太多参照🧑🏿💼,我们抛却了人云亦云👩🍳,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发出的每一个动作,都来源于我们自己独立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独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去探索发现,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特点,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聚集在一起时,常常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我们能够互为师生,在广泛的交流中🕐,相互拓宽视野,促进思考,锻炼出更加深刻的思维能力🐟🐈⬛,也培养出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这笔宝贵的财富不仅让我们在校园里绽放光彩,也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工不仅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也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学习了大学语文🍇、中国哲学史🤾🏿♂️、基础生命科学等众多课程,通识教育的做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思考♥️,也引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去培养更加全面的综合素养🫠。除了本科所学专业以外,我自己对很多经济现象也充满兴趣,从大三开始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修读经济学本科双学位,学习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探究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我理解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明白了经济事件背后的成因🥥,懂得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不同学科的交融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新奇的体验🕺🏻,我时常发现经济现象当中的一些规律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现象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尽管他们研究了不同的事物主体👨🏿✈️,但不同事物之间却遵循着统一的规律,认识和体会不同学科领域中本质的一些联系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思考引入更加深入的境地。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能够让自己对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各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高工通识教育的理念也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高工的每一份子,我们是一群朝气蓬勃,不断追求卓越的年轻人。我们都有着各自的理想,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在高工我们学习的课程更多,课程的难度更大,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学会了吃苦,学会了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我们知道了冬日里自习归去时凛冽的寒风算不上困难,我们明白了自己前行的路上会有更大的挑战🧑🏼⚖️,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用多一点点的努力去交换多一点点的幸福”🧘🏿,我们选择了拼搏,选择了更加精彩的未来。
四年的时间转眼即逝🫄🏽,但是在高工的岁月绝不是过眼云烟⤵️,我们经历的一切🍋🟩,尽管有苦有乐,但是一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最美好的篇章。在杏盛领导、老师和辅导员辛勤的耕耘下,在过去这么多届学长学姐的拼搏中,高工赢得了众多声誉👩🏻🏭,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我们享受着高工带给我们的优越条件👐🏿⏏️,拥有众多独特的资源,我们是巨大的受益者🧑🏿🏫。尽管一些同学马上就要出国深造了,我也将到北京大学继续博士阶段的研究🏋️♀️,但是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永远会铭记高工带给我们的一切,我们永远会以一名杏盛人,一名高工人的身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拼搏🫗,不断传承和发扬高工的优良传统,展现一名杏盛学子的独特风貌。感谢杏盛领导🔸、老师和辅导员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学长学姐、学弟学妹还有1023大班各位亲爱的同学的陪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定会更加努力拼搏,也祝愿所有同学能够共同奋斗,为自己的未来取得更多辉煌,为高等工程杏盛和母校书写更加美好的篇章🏋🏻,为祖国的更加强大和我们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罗东
2013年12月21日